图书介绍
功能性保健食品检测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戴华,陈冬东主编;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978750666825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228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疗效食品-食品检验-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功能性保健食品检测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保健食品的发展历程、定义和分类1
一、保健食品的发展历程1
(一)保健食品的发展概况1
(二)保健食品的发展经历3
(三)我国保健食品发展历程3
(四)保健食品迅速发展的原因5
(五)我国保健食品迅速发展存在的问题6
二、各个国家或地区对保健食品的定义7
(一)中国7
(二)中国台湾8
(三)日本8
(四)美国9
(五)欧盟10
(六)韩国10
(七)其他国家12
三、保健食品的内涵12
四、保健食品的分类13
第二节 保健食品检测技术现状15
一、常规项目15
二、功效成分15
三、违禁药物16
(一)保健食品中违禁药物添加特点17
(二)保健食品中违禁药物检测现状18
参考文献18
第二章 改善睡眠的功效成分及检测20
第一节 概述20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21
一、褪黑素21
二、酸枣仁23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25
一、提取和净化方法25
二、免疫学方法25
三、比色法26
四、色谱检测方法26
五、质谱检测方法27
六、其他技术方法28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保健食品中褪黑素含量的测定28
参考文献29
第三章 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功效成分及检测33
第一节 概述33
一、化学性肝损伤分类33
二、化学性肝损伤的饮食治疗33
三、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保健食品34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34
一、粗多糖34
二、葛根素35
三、腺苷36
四、五味子素37
五、甘草酸38
六、总三萜39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40
一、粗多糖40
二、葛根素40
三、腺苷41
四、五味子素42
五、甘草酸43
六、总三萜43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44
一、保健饮料中粗多糖含量的苯酚-硫酸法测定44
二、保健食品中葛根素含量的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4
三、保健食品中腺苷含量的测定45
四、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铁盐催化比色法测定46
五、保健食品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46
六、保健食品中甘草酸的测定47
七、减肥茶中茶多酚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48
八、灵芝孢子粉中总三萜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48
参考文献49
第四章 增加骨密度的功效成分及检测52
第一节 概述52
一、骨质疏松的分类及其原因52
二、骨质疏松的治疗及其预防52
第二节 增加骨密度的膳食营养素及其生物功效成分52
一、钙、磷52
二、微量元素锌、镁、铜、锰、氟54
三、钙调节剂维生素D和降钙素56
四、多肽类59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59
一、容量法59
二、电极法60
三、比色法60
四、化学发光法和荧光法60
五、原子吸收法61
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61
七、离子色谱法62
八、液相色谱法62
九、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63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64
一、钙、镁等多种元素的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64
二、保健食品中维生素D3的检测方法64
三、降钙素的测定65
四、补骨脂的测定65
五、保健食品中酪蛋白磷酸肽的测定66
参考文献67
第五章 提高缺氧耐受力的功效成分及检测71
第一节 概述71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71
一、红景天71
二、角鲨烯72
三、大豆皂苷74
四、三七皂苷75
五、刺五加苷76
六、淫羊藿苷77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78
一、红景天78
二、角鲨烯79
三、大豆苷元和大豆皂苷79
四、三七皂苷79
五、刺五加79
六、淫羊藿79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80
一、红景天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红景天苷和酪醇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80
二、角鲨烯软胶囊中角鲨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83
三、葛根食品中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染料木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83
四、舒肝降脂胶囊中大豆苷及大豆苷元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4
五、三七安宫胶囊中人参皂苷和三七皂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85
六、保健食品中刺五加苷的测定87
七、益寿胶囊中淫羊藿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87
八、壮肾安神片中淫羊藿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8
参考文献89
第六章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的功效成分及检测93
第一节 概述93
一、辐射分类93
二、辐射损伤机理93
第二节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的物质94
一、茶多酚94
二、维生素E96
三、蜂胶98
四、原花青素99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100
一、比色法100
二、红外光谱法102
三、流动注射法103
四、薄层色谱法103
五、毛细管电泳法104
六、气相色谱法104
七、高效液相色谱法104
八、其他方法106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106
一、蜂胶中12种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06
二、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测定107
三、葡萄籽提取物中低聚原花青素B1、B2、B3的测定108
四、减肥茶中茶多酚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108
五、茶叶中多酚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9
参考文献110
第七章 抗疲劳的功效成分及检测114
第一节 概述114
一、疲劳的分类114
二、疲劳产生的原因及饮食营养114
三、抗疲劳保健食品115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115
一、精氨酸115
二、牛磺酸116
三、10-羟基-α-癸烯酸117
四、淫羊藿苷117
五、总黄酮118
六、左旋肉碱119
七、总皂苷119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121
一、L-精氨酸121
二、牛磺酸121
三、10-羟基-α-癸烯酸122
四、淫羊藿苷123
五、总黄酮123
六、左旋肉碱124
七、总皂苷124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125
一、复方制剂胶囊中L-精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5
二、牛磺酸软胶囊中牛磺酸含量的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6
三、保健食品中10-羟基-α-癸烯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7
四、壮肾安神片中淫羊藿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7
五、蜂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128
六、保健食品中左旋肉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8
七、大豆皂苷含量的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9
参考文献130
第八章 辅助降血脂的功效成分及检测133
第一节 概述133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133
一、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133
二、卵磷脂135
三、芝麻素136
四、芦丁137
五、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138
六、硫酸软骨素140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141
一、酶法141
二、荧光法141
三、分光光度法142
四、薄层扫描法142
五、离子色谱法143
六、气相色谱法143
七、气相色谱-质谱法143
八、高效液相色谱法143
九、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144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144
一、燕麦中β-葡聚糖的测定144
二、保健食品卵磷脂胶囊中卵磷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46
三、保健食品中芝麻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46
四、保健食品中芦丁的检测147
五、鱼油制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检测148
六、保健食品中硫酸软骨素的检测148
参考文献149
第九章 辅助降血糖的功效成分及检测153
第一节 概述153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153
一、多糖类化合物153
二、皂苷类化合物155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157
一、分光光度法157
二、薄层色谱法158
三、毛细管电泳法158
四、气相色谱法158
五、液相色谱法159
六、质谱法159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159
一、银杏叶片中4种萜类内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159
二、西洋参各部位皂苷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60
三、保健食品中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160
四、知母中总皂苷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162
五、食用菌中粗多糖含量的分光光度计法测定162
六、蜂蜜和保健食品多糖水解产物中单糖组成的高效阴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163
参考文献164
第十章 抗氧化的功效成分及检测168
第一节 概述168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168
一、酶类抗氧化剂168
(一)超氧化物歧化酶168
(二)过氧化氢酶170
(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70
二、黄酮类化合物171
三、类胡萝卜素173
(一)番茄红素173
(二)虾青素174
(三)叶黄素175
四、维生素类175
(一)维生素E175
(二)维生素C176
(三)维生素A177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177
一、分光光度法177
二、荧光法179
三、化学发光法180
四、免疫学方法180
五、薄层色谱法180
六、高效液相色谱法181
七、气相色谱法182
八、毛细管电泳法182
九、超临界流体色谱法183
十、质谱法183
十一、电化学方法183
十二、滴定法184
十三、拉曼散射光谱法184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185
一、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修改的Marklund方法测定185
二、保健食品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186
三、保健食品中芦丁、杨梅酮、槲皮素、莰菲醇、芹菜素、松属素、苛因、高良姜素含量的测定187
四、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188
五、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测定189
六、保健食品中角黄素、虾青素的测定190
七、保健食品中叶黄素的测定193
八、保健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193
九、保健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195
参考文献196
第十一章 辅助改善记忆的功效成分及检测201
第一节 概述201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201
一、中草药201
(一)白苏子201
(二)葛根202
(三)枸杞子202
(四)黑芝麻202
(五)红花202
(六)红景天203
(七)黄芪203
(八)莲子203
(九)牡蛎肉204
(十)人参204
(十一)山茱萸204
(十二)天麻204
(十三)银杏叶205
(十四)远志206
(十五)千层塔206
二、磷脂206
(一)磷脂酰胆碱206
(二)磷脂酰乙醇胺207
(三)磷脂酰丝氨酸207
三、抗氧化剂207
四、新型铬制剂207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208
一、分光光度法208
二、气相色谱法208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209
四、气相色谱-质谱法210
五、液相色谱-质谱法211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211
一、护脑胶囊中石杉碱甲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11
二、银杏叶制剂中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211
三、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的液相色谱法测定213
参考文献214
第十二章 促进排铅的功效成分及检测217
第一节 概述217
一、铅的危害217
二、铅的毒性机理217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218
一、牛磺酸218
二、硒218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219
一、比色法219
二、电化学法219
三、荧光光度法220
四、原子光谱法220
五、其他方法221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221
一、食品中硒的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221
二、食品中硒的荧光法测定222
三、保健食品中痕量硒的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224
参考文献224
第十三章 清咽润喉的功效成分及检测226
第一节 概述226
一、清咽润喉的中医理论226
二、清咽润喉保健品的主要成分概述227
第二节 主成分及其功效指示成分230
一、清咽润喉保健中药主要种类230
二、主要功效指示成分结构与性质237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239
一、分光光度法239
二、毛细管电泳法240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240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240
一、保健食品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240
二、保健食品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绿原酸含量的测定241
三、保健食品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测定242
四、保健食品中罗布麻总黄酮含量的测定242
五、罗布麻提取物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含量的测定243
参考文献243
第十四章 辅助降血压的功效成分及检验245
第一节 概述245
一、诊断标准245
二、危害245
三、预防与治疗246
四、具有辅助降血压功能的物质246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250
一、茶氨酸250
二、木脂素类化合物251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252
一、茶氨酸252
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254
三、蒽醌类化合物255
四、三萜类化合物257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258
一、保健食品中茶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258
二、茶叶中茶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58
三、保健食品中大黄酚化合物含量的测定260
四、决明子中的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微波辅助提取-HPLC测定260
五、保健食品中泽泻醇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260
六、泽泻药材与饮片中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的HPLC-ELSD法测定261
参考文献262
第十五章 改善生长发育的功效成分及检测265
第一节 概述265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265
一、氨基酸和蛋白质265
二、维生素267
三、矿物质267
四、磷脂268
五、脂肪酸269
六、生长因子269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270
一、氨基酸和蛋白质270
二、维生素271
三、矿物质273
四、卵磷脂274
五、脂肪酸275
六、生长因子275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275
一、保健食品中牛磺酸含量的HPLC柱前衍生测定275
二、食品中牛磺酸的含量的薄层色谱法测定276
三、保健食品中维生素A、D3、E和β-胡萝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77
四、保健食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全二维气相色谱快速检测278
参考文献280
第十六章 减肥类功效成分及检测285
第一节 概述285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285
一、L-左旋肉碱285
二、荷叶碱286
三、魔芋葡甘露聚糖287
四、共轭亚油酸287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289
一、电化学法289
二、光度法289
三、酶学测定法289
四、色谱法290
五、联用技术291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291
一、保健食品中的左旋肉碱含量的HPLC测定291
二、保健食品中的荷叶碱含量的LC-MS/MS测定293
三、食品中的魔芋葡甘露聚糖含量的比色法测定295
四、乳及乳制品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297
参考文献298
第十七章 改善营养性贫血的功效成分及检测301
第一节 概述301
一、营养性贫血的发病概况301
二、营养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和种类301
三、营养性贫血发生的原因303
四、营养性贫血的诊断304
五、营养性贫血的治疗305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305
一、乳酸亚铁305
二、血红素铁(卟啉铁)305
三、硫酸亚铁306
四、葡萄糖亚铁307
五、卟啉铁307
六、葡萄糖酸亚铁307
七、乳酸亚铁308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308
一、容量法308
二、比色法309
三、荧光法309
四、原子吸收法310
五、HPLC法310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验方法实例310
一、保健食品中叶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310
二、氯化血红素片剂中氯化血红素含量的HPLC/DAD法测定311
三、葡萄糖酸亚铁片中葡萄糖酸亚铁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312
四、血宝冲剂中乳酸亚铁含量的比色法测定312
五、小儿生血糖浆中硫酸亚铁含量的测定313
六、阿胶补血胶囊中硫酸亚铁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313
七、维铁片中硫酸亚铁含量的比色法测定314
八、氯化血红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314
九、复方补血胶囊中葡萄糖酸亚铁含量的测定315
参考文献315
第十八章 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成分及检测318
第一节 概述318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318
一、乳酸菌318
二、双歧杆菌319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321
一、乳酸菌活菌制剂321
二、低聚糖324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325
一、食品中乳酸菌的检测325
二、食品中双歧杆菌的检测326
三、低聚果糖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329
参考文献330
第十九章 促进消化的功效成分及检测333
第一节 概述333
一、胃动力障碍333
二、胃酸敏感性增加333
三、幽门螺旋菌感染333
四、胃肠激素的改变333
五、内脏敏感性增高333
六、精神因素334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334
一、山楂334
二、大枣335
三、低聚果糖336
四、大豆低聚糖338
五、低聚乳果糖339
六、低聚半乳糖340
七、低聚异麦芽糖341
八、低聚木糖342
九、海藻糖342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343
一、比色法343
二、薄层色谱法344
三、液相色谱法344
四、气相色谱法345
五、毛细管电泳法346
六、其他方法346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347
一、保健食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成分的测定347
二、保健食品及中药中低聚果糖的测定347
三、食品中大豆低聚糖含量的测定347
四、低聚半乳糖的高效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检测348
五、低聚异麦芽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49
六、低聚木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50
七、海藻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50
参考文献351
第二十章 具有通便功能的功效成分及检测353
第一节 概述353
第二节 主要功效成分353
一、膳食纤维353
二、维生素B1358
三、大黄酸358
四、大黄素360
五、芦荟大黄素361
六、大黄酚362
七、大黄素甲醚362
八、番泻叶提取物362
九、番泻苷A363
十、番泻苷B364
十一、番泻苷C364
十二、番泻苷D364
十三、决明子提取物364
十四、决明素365
十五、橙黄决明素365
十六、芦荟苷365
第三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综述366
一、重量法366
二、极谱法367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367
四、荧光分光光度法367
五、薄层色谱(TLC)法367
六、高效毛细管电泳法367
七、高效液相色谱法368
八、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368
第四节 主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实例368
一、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检测368
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含量的HPLC法测定370
三、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的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372
四、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决明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73
参考文献374
第二十一章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违禁添加化学成分及检测377
第一节 概述377
第二节 违禁添加化学成分377
一、芬氟拉明377
二、苯丙醇胺378
三、西布曲明378
四、安非他酮379
五、西酞普兰380
六、氟西汀380
七、舍曲林381
八、苯氟雷司382
九、马吲哚382
十、安非拉酮383
十一、奥利司他383
十二、利莫那班384
十三、托吡酯385
十四、唑尼沙胺386
十五、酚酞386
十六、苯佐卡因387
十七、辛弗林387
第三节 违禁添加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综述388
一、食欲抑制剂388
二、酚酞390
三、苯佐卡因390
四、辛氟林391
五、利莫那班392
六、奥利司他393
第四节 违禁添加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实例394
一、保健食品中多种食欲抑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394
二、保健食品中的利莫那班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404
三、保健食品中的芬氟拉明、安非拉酮、马吲哚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409
四、保健食品中的奥利司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411
五、保健食品中的苯佐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414
六、保健食品中的辛氟林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417
七、保健食品中的唑尼沙胺和托吡酯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423
八、保健食品中的酚酞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428
参考文献431
第二十二章 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中违禁添加化学成分及检测436
第一节 概述436
第二节 违禁添加化学成分436
一、胰岛素分泌促进剂436
二、胰岛素增敏剂437
三、减少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442
四、醛糖还原酶抑制剂443
第三节 违禁添加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综述443
一、分光光度法444
二、薄层色谱法444
三、毛细管电泳法444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444
五、液相色谱-质谱法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445
第四节 违禁添加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实例447
一、保健食品中苯乙双胍和二甲双胍的检测447
二、降血糖类保健食品中双胍类药物LC-MS/MS同时检测447
三、保健食品中7种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452
参考文献457
第二十三章 安神类保健食品中镇静催眠类违禁药物及检测461
第一节 概述461
一、镇静催眠药的分类461
二、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462
三、镇静催眠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465
第二节 镇静催眠药的检测方法综述465
一、样品前处理465
二、薄层色谱法466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466
四、气相色谱-质谱法466
五、液相色谱-质谱法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467
第三节 镇静催眠药的检测方法实例——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镇静催眠药的LC-MS/MS检测467
参考文献470
第二十四章 抗疲劳保健食品中违禁添加成分及检测471
第一节 主要违禁添加成分471
第二节 违禁添加成分的检测方法概述473
第三节 违禁添加成分的检测方法实例476
一、保健食品中伐地那非、西地那非、他达那非含量的LC-MS/MS测定476
二、抗疲劳保健食品中几种常见违禁添加成分GC同时检测484
三、抗疲劳保健食品中几种常见违禁添加成分HPLC同时检测485
四、抗疲劳保健食品中几种常见违禁添加成分毛细管电泳同时检测489
参考文献490
第二十五章 保健食品化学检测方法控制492
第一节 概述492
第二节 保健食品检测质量控制技术492
第三节 控制检测结果质量的方法493
一、检测方法的控制493
二、检测设备的控制495
三、基体影响496
四、标准物质496
五、关键控制点496
第四节 评价检测结果质量的方法496
一、标准物质平行测定法497
二、质量控制图497
参考文献501
附录1 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注册有关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100号)502
附录2 关于印发保健食品再注册技术审评要点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390号)503
附录3 关于印发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补充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24号)508
附录4 关于印发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423号)510
附录5 关于跨境生产保健食品产品申报有关事宜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363号)514
附录6 关于印发完善保健食品审评审批机制意见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93号)515
附录7 关于加强保健食品原料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123号)517
附录8 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新资源食品原料有关问题的说明519
热门推荐
- 423703.html
- 2665741.html
- 655228.html
- 1844699.html
- 2894334.html
- 1430992.html
- 2666886.html
- 1344340.html
- 536406.html
- 3484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1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9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1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1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3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6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2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8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5716.html